仅目前暴露的事实已经足以证明牙防组和基金会的“书呆子”们远没有张博学所说的那么高尚清廉,其表现却叫人联想起某些贪官的嘴脸:调查之初,他们信誓旦旦,“以党性担保自己的清白”,而一旦受贿事实查明,则痛哭流涕地“忏悔”自己“忽视了对世界观的改造”。
牙防组办公室目前已被摘牌,而为牙防组募集资金的牙防基金会2005年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基金会的支出费用有诸多违规之处,该基金会用于工资福利及办公支出占了总支出的73.42%,这与《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低于10%的要求,呈明显倒挂之势。(5月16日《京华时报》) 从去年3月开始,媒体对于牙防组问题的曝光步步深入。从对上海律师陈江将全国牙防组诉至法院的报道,到宝洁等数家公司对牙防基金会捐赠的披露,到牙防组与牙防基金会之间亲如手足关系的揭底,再到对牙防基金会存在财务违规问题的深挖——牙防组和牙防基金会违规操作、以权敛财的真相逐步露出水面。
而面对舆论的质疑,牙防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牙病防治专家)却态度强硬,步步为营。问题曝光之初,全国牙防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牙防基金会的秘书长,北大口腔医学院预防教研室主任张博学称牙防基金会接受企业捐赠都有严格的财务管理:“我们就是书呆子、教书匠”,“都是无私奉献的”;面对关于牙防组与牙防基金会关系的质问,他强调“基金会获得的资金支持牙防组进行公益的活动”。而现在对于基金会财务违规操作的事实,其负责人却要么推诿塞责,要么三缄其口。
原本应该低于基金会支出总额10%的工资福利和办公支出,实际上却占到了73.42%,其中是否有人把募集到的资金非法揽进个人腰包,还有待相关部门继续审查。但是,仅目前暴露的事实已经足以证明牙防组和基金会的“书呆子”们远没有张博学所说的那么高尚清廉,其表现却叫人联想起某些贪官的嘴脸:调查之初,他们信誓旦旦,“以党性担保自己的清白”,而一旦受贿事实查明,则痛哭流涕地“忏悔”自己“忽视了对世界观的改造”。当然,就目前情形看,牙防组的专家们还可以继续推诿和沉默。
可是,这些专家们早就应该忏悔,应该向被他们忽悠的13亿国人道歉,应该把牙防组和基金会所存在的更多问题以及他们个人的猫腻如实公之于众,而不应该是在舆论的追逼下“挤牙膏”似的抵赖。因为他们是“书呆子”、“教书匠”,是社会的精英,是社会道德良知的守望者和传承者。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指出,“知识分子应以知识和自由为职责,运用智能,秉持独立判断及道德良知,不攀权附势,勇于表达自己意见,充当弱势者的喉舌。”遗憾的是,牙防组的专家们却放弃了职业操守和道德原则,利用自己依附的行政职权和拥有的知识话语权,打着公益的名义大捞小集团利益。
善良的百姓们不禁要问:牙防组的专家们,你们为什么不忏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