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来源: 时间:2007-04-16 11:24:31 |
[摘要]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5例成釉细胞瘤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 5例肿瘤细胞标本中,EFG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42.20±3.42)%和(57.03±5.06)%。结论 成釉细胞瘤细胞表面存在的生长因子受体,可能对肿瘤的增殖和局部侵袭性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生长因子受体 [中图分类号] R 739.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9872(2003)01-0015-02 一般认为,增殖活性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基础和前提。细胞增殖导致肿瘤细胞增多,组织内部产生扩张压力,促使肿瘤细胞向压力低的方向侵袭和转移。与其他牙源性良性肿瘤相比,成釉细胞瘤具有局部侵袭性,成釉细胞瘤增殖活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我们对5例成釉细胞瘤进行体外培养,并用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生长因子受体C-erbB-2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培养 病例标本来源于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住院患者,取手术切除的5例成釉细胞瘤新鲜组织,常规进行小组织块贴壁细胞培养,胰酶消化传代。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成釉细胞瘤。 1.2 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收集培养的第2代成釉细胞瘤单细胞悬液,细胞数不少于5 X 10 5。用含1%牛血清白蛋白及0.1%TritonX-100的PBS封闭,分别加入200u1的上述单克隆抗体,冰浴孵育30min,4℃过夜。漂洗后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一羊抗鼠IgCl,避光反应1 h,PBS漂洗3次。加入RNase(1 g/L),37℃消化30min,碘化丙啶PI(10ug/ml)染色30min,漂洗后上机检测。实验中设空白对照,不加一抗,其余步骤同上。 2 结果 5例成釉细胞瘤标本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如表1。 表1 成釉细胞瘤的FCM免疫荧光染色(%) 3 讨论 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发生为牙源性上皮,在牙胚和牙齿发育形成过程中,部分牙源性上皮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失去控制,细胞不能正常退化而保持分裂增殖的能力,在一系列基因及产物的调节下,残余的牙源性上皮细胞可以发展为成釉细胞瘤「1」。以往对成釉细胞瘤细胞增殖分裂活力的研究多集中于肿瘤细胞本身,如PCNA、AgNOR3和Ki-67等反映细胞增殖状态和活力的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无统一明确结论「2-6」。在Myoken「7」的研究中,作者对无血清培养的成釉细胞瘤细胞和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培养细胞的胞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和FGF-2呈强阳性,而且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这两种因子,能成倍地促进成釉细胞瘤细胞的增长,但两者无协同作用。这表明成釉细胞瘤细胞不仅能分泌FGP-1和FGF-2等生长因子,而且在细胞表面可能还存在相应的受体。本实验对成釉细胞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CFR)和C-erbB-2等生长因子受体进行了检测,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EGF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42.20±3.42)%和(57.03±5.06)%。 肿瘤生长和发展过程中,体内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具有重要意义,微环境和肿瘤细胞之间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等方式产生的多种信号因子,单独或联合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8」。C—erbB-2与EGFR的结构相似,已有实验证明在肺癌和黑色素瘤患者中EGFR阳性细胞的转移和继发生长能力都强于EGFR阴性的细胞亚群「9,10」。本实验近半数的肿瘤细胞表面存在EGFR和C-erbB-2等生长因子受体,推测成釉细胞瘤本身分泌的生长因子和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可能在肿瘤细胞体内增殖和侵袭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成釉细胞瘤细胞表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将会有助于揭示肿瘤局部侵袭性生物学机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