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疾病
来源:  时间:2007-05-09 14:46:38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为 1:1000。正常的胎儿,在第五周以后开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渐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发育便可发生畸形,其中包括唇裂
  临床表现
  唇裂的主要表现为上唇部裂开。根据裂隙的部位和裂开的程度可分为三度。
    1.一度唇裂仅为红唇裂开。
    2.二度为裂隙超过红唇但未达鼻底。
  3.三度为裂隙由红唇至鼻底全部裂开,前二者又称为不完全唇裂,最后者又称为完全唇裂。

维生素缺乏的口腔表症:维生素是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营养素,机体每日需要量极少,一般不会缺乏,但维生素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甚少,故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如对食物摄入量不足、烹调不当、体内吸收障碍及生理需要量增加等而致维生素缺乏,维生素缺乏往往不是单纯一种,而是多种维生素缺乏 ,如维生素 B族常是几种同时缺乏。
   临床表现
    1.维生素B族缺乏
    (1)维生素B2缺乏
    口角炎:双侧口角湿白糜烂或溃疡,并见有横形裂沟,可向粘膜和皮肤延伸1cm左右,其上覆盖黄痂,影响张口、说话、进食。
    唇炎:唇微肿,唇红干燥,脱屑、皲裂,或剥脱糜烂、疼痛、有灼热感。
    舌炎:早期舌有干燥感、灼热感或刺痛,然后舌体肿大,呈鲜红色(品红),菌状乳头肿胀、充血。接着先是丝状乳头,继而菌状乳头萎缩消失,使舌面变得光滑、发亮呈萎缩性舌炎,有的患者可见舌面裂纹或小溃疡。有的患者可出现口腔粘膜溃疡。
    (2)烟酸缺乏(糙皮病)
    出现严重的舌炎,全舌或部分舌粘膜呈亮红色、早期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肥大,以后丝状乳头,继而菌状乳头萎缩,舌面发红、光亮、呈牛肉红色,对创伤或其他刺激特别敏感,易患创伤性溃疡,可有舌灼痛、触痛、甚至自发性痛。除舌受累外,还可出现一般的口炎、易发生龈炎、牙周炎、坏死性龈炎或龈口炎,亦可事并维生素B2缺乏,可早期出现口角炎、唇炎等症状。
    此外,维生素B1缺乏,口腔粘膜可有高度敏感,颌面部有神经痛样的疼痛等,维生素B6及泛酸、叶酸的缺额均可产生舌炎、口腔粘膜炎等损害。
    2.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
   维生素 C缺乏的最重要和最早的表现是龈炎、龈出血和龈肿胀。牙龈肥大过长,松软如海绵,暗紫红色,稍按压即出血,肿大的牙龈可覆盖牙冠,可能出现表面糜烂、溃疡及继发感染,常有疼痛和血腥样口臭。若存在局部刺激因素或口腔卫生不良,可使症状加剧,逐渐发展成牙周炎,最后牙齿松动而脱落。除牙龈出血外,其他口腔粘膜亦可见出血或瘀斑。若颞颌关节内有出血,则患者在张口、闭口时有疼痛。此外伤口愈合障碍,对传染的易感性增加,易并发坏死性龈口炎。

口腔血管瘤: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属先天性,是由血管内皮增生而来。多见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和口腔粘膜(如唇、舌、颊、口底等)。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而以前两种常见。
临床表现
    毛细血管型血管瘤: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面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粘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蔓状血管瘤: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Acute purulent parotitis)已往常见于腹部大型外科手术后,所以又称为手术后腮腺炎(postoperative parotitis),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并注意维持正常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目前已少见。除此情况外,腮腺的急性炎症病员仍时有所见。
   临床表现:发病急骤。多数病员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少数病员由于机体状况衰竭,上述全身反应可不明显。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一侧。患侧腮腺区红肿明显,下颌后凹消失,耳垂上翘。由于腮腺包膜致密,肿胀受到约束,内部压力增高,故疼痛剧烈,触压痛明显。有程度不等的强口受限。患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由于筋膜分隔,脓肿常为多个、分散的小脓灶,故早期无典型的波动感。
   诊断时要注意和流行性腮腺炎鉴别。后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有接触传染史,常为双侧性。腮腺导管开口处无脓性分泌物。白细胞总数不高,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多。

隐裂牙:为一种细微不易发现的牙齿裂缝,多见于恒磨牙,其次为前磨牙。它可引起牙体、牙髓、尖周和牙周一系列病变。
   临床表现:牙合面可见到裂纹贯通 1-2个边缘嵴而达邻面,常与发育沟重叠。涂以碘酊液可见其渗入隐裂,显示清楚为一裂隙。患牙可有冷、热激发痛,或自发痛等症状,应仔细检查,避免漏诊。
   磨损:由于单纯机械磨擦作用而造成的牙齿硬组织慢性磨耗称为磨损。均匀适宜的磨损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重要意义。例如:由于牙尖被磨损,减少了咀嚼时来自侧方的压力,使牙尖的形态和牙周组织的功能相互适应。此外牙冠的磨损可以减少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冠根长度的协调,从而不至于由于杠杆作用而使牙周组织负担过重。
临床表现
    1.咀嚼磨损 亦称磨耗(attrition),一般发生在斜面变平,同时牙齿近远中径变小。在牙齿的某些区域,釉质完全被磨耗成锐利的边缘,牙本质暴露。咀嚼时由于每个牙齿均有轻微的动度,相邻牙齿的接触点互相摩擦,也会发生磨损,使原来的点状接触成为面状接触,很容易造成食物嵌塞、邻面龋,以及牙周疾病。
    磨损的程度取决于牙齿的硬度、食物的硬度、咀嚼习惯和咀嚼肌的张力等。磨损程度与患者年龄、食物的磨擦力和咀嚼力成正比,而与牙齿的硬度成反比。
   2.非咀嚼磨损 由于异常的机械磨擦作用所造成的牙齿硬组织损耗,是一种病理现象。不良习惯和某些职业是造成这类磨损的原因。如妇女用牙撑开发夹,木匠、鞋匠、成衣工常用牙齿夹住钉、针或用牙咬线。磨牙症也会导致严重的磨损。

前牙反合:上下牙弓近远中关系异常可表现为下颌前突,近中错合及前牙反合。多由于不良哺乳姿势,乳前牙滞留或早失,上恒切牙先天性缺失,不良习惯、乳尖牙磨耗不足,全身性疾病以及遗传性下颌前突所致。因程度不同可表现为前牙反合,磨牙为中性合,严重病例则前牙反合、后牙近中合及下颌前突同时存在。临床表现:前牙反,颜面可表现为下颌前突,上颌发育不足的凹形侧面形。

后牙反合:可发生在乳牙期或恒牙期,有个别牙反合,也有多数后牙反合;可发生在单侧,也可发生在双侧。临床表现:可见单侧后牙反功能、颌面部发育及颞下颌关节。

 
-- 友情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