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者对临床52例中老年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后的适应性、影响适应性的自身因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戴义齿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有修复史(包括PRDs)的患者对义齿的适应能力强;文化水平越高,对义齿的适应能力越强;性别对义齿的适应性无影响。提示:医师在修复义齿前,应对患者的自身条件做出评估,并做出相应的解释措施。
严格制作的义齿完全就位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均2-4周)就会克服不适应的因素(如异物感、发音困难……)而达到适应[1]。但临床上存在许多患者对义齿长时间不能适应。影响其适应性的因素较为复杂,通常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2]。临床医生对义齿本身(如制作质量,基托长度、厚度等)对适应性的影响多为重视,但对患者自身条件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从患者的年龄、性
别、修复史及文化水平等方面,对患者的自身条件对全口义齿修复后的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就其临床意义作了探讨。
材料与方法
1 对象:门诊无牙颌患者5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0例。年龄45-82岁。
2 方法
2.1 义齿均由作者亲自按同一标准常规完成。为患者戴入义齿前,由专人检查确认无质量问题。其中:
2.1.1 取印模用二次印模法(初次用红膏,第二次用Bayer公司Alginoplast)取功能性印模。
2.1.2 架选用Hanau′sⅡ型。
2.1.3 人工牙选用Bayer牙。
2.1.4 基托厚度保持2mm。
2.2 从义齿戴入第五周开始,按以下标准为其适应性分级:
Ⅰ级:固位性、稳定性好,无恶心,无疼痛,咀嚼功能好。
Ⅱ级:固位性、稳定性好,无恶心,无疼痛,但咀嚼功能不协调。经医生指导后,第七周以前完全改善。
Ⅲ级:固位性、稳定性较好,时有恶心、疼痛,咀嚼功能不协调。医生指导后,第七周以前仍未改善,但最终得到改善。
Ⅳ级:固位性、稳定性较差,或伴恶心、疼痛,咀嚼功能不协调,医生指导后始终未改善。
2.3 有修复史者 指有活动义齿(包括可摘局部义齿、覆盖义齿、全口义齿等)修复史者。文化水平分为三组:初中以下组,简称C组,包括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大学以下组,简称G组,包括高中文化程度及中专文化程度。大学以上组,简称D组,包括大专、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4 统计方法 秩和检验方法。
结果
年龄、性别、修复史、文化水平与戴全口义齿适应性的关系,见附表:
附表: 年龄、性别、修复史、文化水平与全口义齿适应性关系
由附表可以看出
1 52例中,45-55岁组9例,占17.3%。56-65岁组23例,占44.2%。66岁以上组20例,占38.5%。各年龄组间的适应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对全口义齿的适应力逐渐降低。
2 男性组22例,占42.3%,女生组30例,占57.7%。男、女性别间的适应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有修复史组43例,占82.7%,无修复史组9例,占17.3%。两组适应性差异高度显著(P<0.01)。提示:牙列缺损的修复,对提高全口义齿适应性大有益处。
4 文化水平 各文化水平组间的适应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中:C组10例,占19.2%,G组25例,占48.1%,两组间适应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 D组17例,占32.7%,G组与D组间适应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文化水平越高,患者戴全口义齿的适应力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