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隐形义齿;修复
中图号:R7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761(2000)03-0159-01
隐形义齿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修复方法。其显著优点在于没有传统义齿所固有的金属卡环,美观舒适,磨除牙体组织少,但在临床应用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对我科1996年以来隐形义齿戴入后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随访牙列缺损修复420例,其中男性196例,女性224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6岁,单个前牙缺失修复140例,单个后牙缺失修复123例。连续2个以上上前牙缺失86例,连续2个以上后牙缺失37例,牙列间隔缺损34例。
出现的问题
随访观察420例隐形义齿修复患者1-3年,出现问题的34例如表所示:
出现的问题 病例数 构成比(%)
软组织疼痛 23 67.65
固位不良 5 14.71
人造牙脱落折断 4 11.76
前牙唇侧基托影响美观 2 5.88
合计 34 100
讨论
1 软组织疼痛 隐形义齿修复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软组织疼痛。本组420例中有23例出现软组织疼痛,占5.48%,占所有出现问题的67.65%。以下几种情况是引起疼痛的常见原因:①基托边缘过长、过锐或局部缓冲不够引起软组织疼痛。本组共12例属此种情况。若注意使基托边缘园钝,且有一定厚度,基托伸长合适避开牙槽嵴倒凹,在模型上缓冲,特别是基牙根部骨突明显时应注意缓冲,即可避免出现这个问题。②基托变形导致压迫粘膜和外翘伤及唇颊侧粘膜或舌体。本组共8例。严格操作规程,可避免义齿变形。容易忽视的是隐形义齿打磨抛光有一定难度,无意中过分用力打磨,局部产热产生变形,这要求在整个打磨过程中宜快速、轻微,不断改变修复体位置,同时,基托要有足够厚度。③义齿下沉引起粘膜压痛。义齿前牙有咬合高点,咬合时义齿下沉压迫软组织疼痛。正确转移关系,认真调,后牙采用铸造支托,并选择健康牙为基牙。④患者口腔卫生差,义齿不及时清洗,以及食物嵌塞引起粘膜炎症、疼痛。本组1例属此情况。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要求配戴义齿的患者经常保持口腔清洁,对所戴义齿,应定时、定期清洗。
2 固位不良 固位不良可分为2种情况:①戴牙当时固位力较差。这主要是因义齿制作中变形或缓冲过多引起。而基牙冠长或基牙倒凹大固位效果较好,牙列间隔缺损比单个或连续牙列缺损效果好。②戴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固位力不良。出现这些问题时,将隐形义齿在开水中浸泡1分钟,然后用手指压紧卡环,从而可得到改善。
3 人造牙脱落、折断 本组共4例出现人造牙脱落、折断。铸压时材料末完全注入人造牙孔内和前牙唇侧牙颈部埋入基托部分过浅,均可导致人造牙脱落。人造牙折断有2例均为面纵折,人造牙近远中孔过大并与支托、面近远中沟成一直线,从而易导致人造牙近远中向劈裂。为避免人造牙折断、脱落,同样首先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前牙咬合过紧、间隙过小应慎用隐形义齿,后牙咬合过紧者,直接用仿生材料制作人造牙部分,效果良好。制作时选用不易折断的树脂牙,打孔太小,材料不易完全注入,必要时人造牙腭舌侧加一孔。打孔过大,使前牙牙颈部与后牙咬合面太薄弱,人造牙易脱落。人造牙唇颊侧颈部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至少包埋基托1mm深处。去蜡时固位孔内蜡要去净,另外后牙近远中孔与支托、人造牙近远中沟尽量避免成一直线。
隐形义齿修复中也同时存在基托或卡环折断,基牙疼痛等问题,但在本组420例中末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