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军 出处: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自1997年应用弹性义齿(即隐形义齿)修复技术,先后为123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了修复,弥补了一些传统修复方法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123例,男53例,女70例。年龄20-40岁,缺牙总数142颗,其中前牙83颗,后牙59颗。
材料与方法
1、采用美国进口专用密封桶装树脂材料和美国进口弹性义齿注压机进行一次性注压成型。
2、常规备牙取印模及制作,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活动义齿不同之处是蜡型完成后将模型埋入一个专用型盒内,去蜡后,采用专用设备将熔化成胶汁状的弹性树脂在压力的作用下注入型盒内,形成义齿。其具体步骤如下:(1)取印模制备石膏工作模型。(2)排牙制作蜡型,排牙前在人工牙上打“T”型孔道,后用蜡固定排牙及雕刻蜡型基托。(3)装下层型盒及安装注道。(4)装上层型盒。(5)沸水烫蜡、冲蜡。(6)将型盒放置注压机上加热注入胶汁树脂。(7)开盒打磨抛光。(8)临床戴牙。
结果
1、疗效标准:
成功:功能恢复好,固位稳定性好,无压痛,与牙槽嵴紧密贴合,美观,病人摘戴方便。
基本成功:功能、固位及美观均可,病人戴后某些地方出现压痛、但经修磨后,疼痛症状消失病人满意
失败:固位差,密合度不好,人工牙脱落美学效果差。咀嚼时大面积压痛。
2、修复效果见表
表1 复杂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的种类
|
成功 |
基本成功 |
失败 |
总数 |
病例数(例) |
120 |
2 |
1 |
123 |
百分比(%) |
97.5 |
1.6 |
0.8 |
100 |
讨论
1、弹性义齿与传统活动义齿一样有它的适用范围及适应症。它在前牙和前磨牙等小范围的缺牙、基牙健康,间距离正常者效果最好。而对于牙槽嵴严重萎缩,邻近缺隙基牙倒凹过大,基牙II度以上松动,或牙槽嵴过度丰满患者,不宜采用弹性义齿修复。本组病例采用弹性义齿修复,从美学角度,咀嚼功能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失败的1例是人工牙与基托分离脱落。弹性义齿材料与人工牙弹性义齿是靠树脂材料加热后注入人工牙孔道而达到机械性结合的,如果基托盖过人工牙太少则易发生此现象。所以弹性义齿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在人工牙上打“T”型栓道孔。
2、弹性义齿在某些特殊病例的修复中在不具备铸造条件的情况下。比如:牙槽骨部分缺损的恢复以及后牙单个牙的游离缺失、咬合关系紧,近远中缺牙间隙小,不能放置一颗牙的,可同病人协商整注一颗,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且既耐磨又不易折断,能较好地解决活动义齿对缺牙间隙小而难以镶复的问题。
3、本组123例病例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而且缺失的142颗牙中,83颗是前牙,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结合患者大多出于美观的要求,来选择“隐形义齿”的。
弹性义齿虽然在某些地区刚刚开始引用,但在活动义齿修复中也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方法。患者戴用后普遍反应舒适美观,异物感小,这又说明它在修复科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